1991年1月17日凌晨2点,巴格达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刺目的激光划破。
美军的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像长了眼睛似的,不偏不倚砸在了伊拉克电信大楼的楼顶。
这一炸可不得了,直接把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系统给炸成了"哑巴"。电台里只剩下刺耳的电流声,雷达屏幕集体黑屏,几十万大军瞬间变成了没头苍蝇。
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军方作战室里,一群将军盯着卫星传回的画面,手里的茶杯半天都没动。有位参加过越战的老将军看得直冒冷汗,嘴里嘟囔着:"乖乖,这仗还能这么打?"他们这才明白,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刺刀、堆人头的年代了。美军这套打法,活像个老中医扎针,专挑穴位下手,先让你全身瘫痪,再慢慢收拾。
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,说出来都让人脸红。空军主力还是老掉牙的歼6、歼7,夜战能力基本靠飞行员"摸黑"。海军舰艇的防空系统,操作起来跟老式收音机调台似的,得慢慢拧旋钮。陆军更惨,指挥系统一断,通讯基本靠吼。有位参加过实战的老兵看完录像后,气得把烟头狠狠掐灭:"这要是换成咱们,估计连敌人在哪儿都找不着,就让人家包了饺子!"
这场仗给中国军队的刺激可不小。上头很快就拍板决定,不能再这么混日子了。1993年军委开会,明确提出要搞"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"。这话听着文绉绉的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得赶紧追上美军的节奏!接下来的日子,中国军队开始了"闷声发大财"的逆袭之路。
最先动手的是裁军,一口气裁掉50万人。省下来的军费全都砸在了海空军身上,能买的先进装备先买回来,买不起的就想办法"借鉴"。苏27战机、S300防空导弹、基洛级潜艇,这些当年看着眼馋的"洋货"陆续到货。有个负责装备采购的军官私下开玩笑说:"咱们这是把苏联老大哥的家底儿都快搬空了。"
到了2004年,中国军队终于有了自己的"杀手锏"——东风21D反舰导弹。这玩意儿专门对付美军航母,被军迷们戏称为"航母快递"。有位参与研制的工程师回忆说:"当时美国人还不信邪,觉得咱们在吹牛。等真打靶试验成功了,他们才傻了眼。"
现在的中国军队早就不是当年的"土包子"了。火箭军的高超音速导弹,速度快得连美军的反导系统都追不上。海军的055大驱配上电磁炮,活像海上移动的"钢铁侠"。空军的歼20隐身战机,夜间作战能力比美军还溜。有位退役的老飞行员参观完新式战机后,乐得合不拢嘴:"当年咱们开歼6的时候,哪敢想有今天这排场啊!"
要说信息化作战,中国军队现在玩得比谁都溜。以前打仗像下象棋,比的是谁棋子多。现在完全变了样,更像是在下围棋,讲究的是"看三步走一步"。有位参加过联合演习的指挥官说:"现在的指挥系统,坐在指挥部里就能把整个战场看得一清二楚。要搁以前,得派侦察兵冒着枪林弹雨去摸情况。"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当年看着海湾战争录像直冒冷汗的中国将军们,现在可以挺直腰板了。有位退休的军委领导说过一句掏心窝子的话:"得感谢美国人那枚炸弹,要不是他们把咱们炸醒了,现在可能还在用老一套呢!"这话虽然带着玩笑,但道理不假。有时候对手的"示范",比什么教科书都管用。
现在的中国军队,早就不玩"人海战术"那套了。打仗讲究的是"快准狠",就像川菜里的宫保鸡丁,讲究的是火候到位、料要足。火箭军的导弹部队,已经形成了远近搭配的打击网。海军的航母战斗群,正在向深蓝迈进。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,能让部队快速抵达任何热点地区。
回看这三十年的变化,就像看着自家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。当年那个看着美军高科技武器流口水的"穷小子",如今已经长成了能跟老师傅过招的"练家子"。有位军事专家说得实在:"现在要是再来场海湾战争式的冲突,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呢!"这话可不是吹牛,看看这些年解放军在演习中的表现就知道了。
从1991年那个不眠之夜算起,中国军队走了整整三十年的逆袭之路。这条路走得不容易,但每一步都踏踏实实。当年被那枚炸弹惊醒的"睡狮",如今已经睁开了锐利的双眼。有位老将军在退休前说过:"武器装备可以买,可以造,但最宝贵的还是那口气——知耻后勇的那口气。"这口气,中国军队算是彻底争回来了。
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,没什么实际用处,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。
散户配资官网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